冬天玻璃上霜怎么处理 为什么早上有的车窗玻璃会起霜,有的不起霜,什么原因?

[更新]
·
·
分类:贸易
3640 阅读

冬天玻璃上霜怎么处理

为什么早上有的车窗玻璃会起霜,有的不起霜,什么原因?

为什么早上有的车窗玻璃会起霜,有的不起霜,什么原因?

这些天早晨笔者连续出车上班,27号(周日)前挡风玻璃上有霜,为此我还用纸壳刮了一会儿,霜不厚,清理了 一下勉强还可以行车。28、29、30号早晨车窗上没有起霜,连续三天干干净净。这次强寒潮袭来,我们本地没有降雪,连续二天风力有些大,5级左右,夜晚零下近二十度,白天气温还在零下6度左右,就是这么一个大气环境,这里先讨论一下起霜的条件。
连续四天重复一个行车过程,车内人数及行车里程保持固定,为什么有的时候早上车窗起霜,有的时候不起霜呢?主要与大气环境有关。起霜只是对露天停车场而言,如果把车停在地下停车场,还能起霜这可就神仙了,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。
霜与露、雾、露、淞等都是水汽凝结的产物,当气温0度以上时,水汽凝结为雾、露等,低于零度以下结为霜,这些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深受强寒潮影响,气温0度线已经打到了华南地区,北方连续两昼夜低温,可是没有起霜,看来温度降低至零下还不是起霜的唯一条件,还要有其它条件配合,这就是静稳大气和水汽的饱和度两个条件。
我们有这个生活体验,冬季每次强寒潮爆发之前,天气很暖和,风力也不大,出现静稳天气,本月27号是强寒潮来之前的最后一天,气温相对较高,这种天气实质上是一锋前增温效应,在强寒潮未到之前,这里受南来的暖湿气流影响,会有一微弱的偏南风从高空向北源源不断输送水汽,虽然这个水汽量不大,远不如夏季热气腾腾,但这点水汽量起霜还是足够的。
白天气温稍高些,水汽达不到饱和,停放的汽车不会起霜,可是到了夜晚,数九天气气温多在零下10度左右,大气中的水汽就会在前挡风玻璃上起霜了,如果水汽量特别大,地面上草叶、树技上也见霜雪。
28~31号连续四天风力比较大,特别是29、30号两天的大风,风力这么大,空气流动性这么强,尽管温度很低,水汽达不到饱和,也不容易凝结成霜,所以这些天车窗干干净净。
同一天同台车,多在前挡风玻璃上起霜,而前后车窗起霜很少。还有的时候前车窗有霜,后车窗没有,即使是前挡风玻璃起霜薄厚也不均。
为什么前挡风环境容易起霜?
这只是相比较前后车窗而言,是玻璃材质不同吧?不是,它们之间有差别的话,只是与车内空间相接触的面积有大有小,前挡风玻璃大,而前后车窗面积小。
我们行车时,打空调或暖风,车内温度较高,加之人在车内呼吸也呼出一定量的水汽,所以车肉蓄积的不少热量,车内密闭又好,停车后这些热量便会贮存下来,与外界空气相比存在着温度差,引发与外界大气进行热量交换,前挡风玻璃面积大,交换的热量多,前挡风玻璃接触的大气容纳水汽更多,当夜间急剧降温时,水汽优先在前挡风玻璃凝结为露,水汽因为有了凝结附着点,周围有大量水汽集聚,凝结的范围迅速扩大,当车内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时,露变成了霜,所以前后风挡优先结霜,早于前后窗。
其次是重力影响,前后车窗陡直,前挡风玻璃平缓,凝结为水滴时,前后风挡重力作用相比要弱,便于水滴停留,这也是前后风挡容易结霜的原因。
还有一种情况,左车窗与右车窗结霜程度还不一样。
这与车停放的位置有关,一般来说,风力小才适合结霜,可是车的四周空气流动性有差别,车停放在楼前,由于楼房间隙对风产生狭管效应,有的地方风力、风向稳定,左右车窗空气流动出现了差别,结霜也就不同,还有薄厚之分。
此外还与玻璃清洁度有关,车窗越干净,越不容易结露和霜。
总结一下,车窗起霜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、车停放的位置,车窗清洁有关。结霜后很不容易清理,特别麻烦,我们可以如下解决,一是停车时,挑选通风性好,空气容易流动的地方,这些地方空气水汽不容易达到饱和,结霜也就不容易了。
停车场紧张,我们没有挑选余地,只能把前挡玻璃盖上一块布,让霜结在布上,每次启车时就不会那么麻烦了。
每天都有这个操作,还是很麻烦的,不如自己学会识天气,当有寒潮爆发时,前二三天要注意夜里结霜,提前做好防护,就方便我们第二天用车了。

冬天车辆挡风玻璃内侧起霜正常吗,是什么原因,该如何保养呢?

正常现象,用毛巾什么的根本擦不掉玻璃上的霜的,用力气也没用擦不干净。开空调制热风口调到吹前挡风玻璃,开空调是最快制热吹出热风让冰霜融化的。再有一个是不启动空调的情况下发动车子,等水温上升了利用水温吹出的热风来使玻璃上冰霜慢慢融化,水温高了吹出的热风也蛮热的。用毛巾沾热水擦的话这方法比较麻烦,除非冰霜很厚为了加快让玻璃上冰霜融化,一般情况下没必要。